新民社区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目标,坚持党建引领,聚焦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提升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、产业提质增效、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,形成了抓党建、促振兴、强治理的工作模式。先后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,全省“升级晋档科学发展”活动进步奖称号,获得市级文明社区、生态村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、美丽庭院示范村等荣誉。
坚持基层党建示范引领,完善村级阵地配套。近年来,新民社区以“大聚合强党建”行动为统领,以开展“乡里乡亲 共同富裕”行动为抓手,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,高标准严要求打造活动阵地场所,建成800平方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座、1500平方米精神文明展示馆一座、2500平方米党史长廊一条,并全天投放使用。建立网格化便民化一站式服务,确保村级党群服务中心门常开、人常在、事常办;坚持“三会一课”、“一核四会”制度,利用“远教平台”、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形式先后组织党员干部、积极分子培训学习11次,发展预备党员2名,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活力,提高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威信和能力。
坚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,带动群众共同富裕。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龙头,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,产业布局也日益合理。西区以高效现代设施农业为主,建设设施红提产业园2个,占地1400亩;建设380亩阳光玫瑰产业园1个;建设110亩设施新品种南瓜产业园1个;建成新民冷库2座,总库容8000吨。东区以粮食等传统农业为主,建设高标准粮食功能区共计4500亩,核心区1100亩,成为全镇粮食优质种植区。探索出“党组织+农村集体经济组织+服务组织+农户”的保障粮食安全、壮大集体经济“新民模式”,将粮食种植的耕、种、管、收等环节全部托管给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社会化服务。2022年5月,新民社区承担全省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现场会现场点,“新民经验”得到全省认可推广。2022年6月,“新民经验”受到人民日报、新华网等媒体广泛关注。
坚持改善村级基础设施,建成生态宜居村庄。以“九清一改 八不八保”行动为抓手,按照“风景宜人、环境宜居”的建设目标,加强环境整治力度,加大设施建设投入,切实改善生态环境。实施安徐路、镇南路新民段及车庄路绿化6000米,完成通村路、各自然村组巷道绿化9280米,栽植各类苗木25000余株棵,实现整村绿化提升,完成新民村污水管网改造1000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120盏。社区与24名环保员签订责任状,实行责任制管理,健全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。户用卫生厕所率达到85%,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。
坚持常态文明实践活动,提升社区治理水平。以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为目标,以创建省级文明社区为抓手,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。充分发挥文化大礼堂“五堂合一”阵地作用,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思想道德、法制教育、文化娱乐,技能培训等活动20余次。推进移风易俗,修订村规民约,建立奖惩机制,引导村民自觉遵守践行,真正做到乡风文明,为乡村振兴“铸魂”。开展“好媳妇、好公婆”“五好家庭”“星级文明户”等评选活动,提升群众认同感归属感,提高群众幸福指数。